海关总署对美国1家牛肉企业采取暂停进口措施
08-11

海关部门从美国 KING MEAT SERVICE,INC.(注册编号为426)企业输华牛肉中检出莱克多巴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暂停该企业自2022年8月11日起启运的肉类产品进口申报。上述信息已通报美国农业部。

海关部门从美国 KING MEAT SERVICE,INC.(注册编号为426)企业输华牛肉中检出莱克多巴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暂停该企业自2022年8月11日起启运的肉类产品进口申报。上述信息已通报美国农业部。
(图片来源:海关总署官网)
2022年8月9日更新:
中方暂停受理巴西注册编号为SIF411企业自2022年8月9日起启运的输华牛肉产品进口申报。
巴西411厂(Frigorífico Redentor S.A.)于2019年9月获批输华。数据显示,今年1到6月中国共计进口巴西411厂牛肉4711.12吨,参与该厂牛肉进口业务的中国企业一共29家。
据悉,行业内曾曝光该工厂收取预付款后无法履行订单,且未退回款项的违约事件。
(图片来源:梅特国际肉类咨询)
1-中国市场疫情仍有反复,市场需求有所恢复
2-欧元/美元历史性平价
3-巴西6月对华牛肉出口逾10万吨
4-韩国已批准乌拉圭牛前后躯和碎肉进口
5-今年上半年阿根廷牛屠宰量同比增长2%,牛肉产量增长4%
6-6月主要牛肉出口国对华出口量再次大幅增加
7-预计2022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将增加3%
中国市场疫情仍有反复,市场需求有所恢复
目前中国市场仍“没有任何变化,未来几周也很难改变”,一些进口商评论,因为疫情的反复,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市场的现货牛肉价格将保持稳定略有上行。现在对四分体等价格有优势的产品需求增长,目前乌拉圭四分体CFR价格为$4,800,智利$5,300。
同时,阿根廷市场表示,来自中国的还价仍低于行业预期价格。CFR参考价格:母牛六切$5,700-5,900,前后腱$7,500。
另一方面,羊肉市场仍然低迷。进口商对乌拉圭羔羊胴体还价在$4,500左右。
欧元/美元历史性平价
受俄罗斯削减欧盟天然气供应威胁的影响,二十年来欧元首次与美元持平。自今年年初以来美元已上涨近14%。
货币贬值让智利进口商陷入困境
本周美元兑智利比索汇率突破了1:1000,上个月累计贬值20%,这使牛肉进口变得复杂。这种不确定性将持续到9月4日,届时智利将就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投。
南方共同市场价格指数跌破$4
南方共同市场阉公牛价格指数本周下跌4美分,今年以来首次跌破4美元。主要是因为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货币兑美元汇率的下跌导致。
巴西由于汇率下跌了0.9%,主要出口州的平均价格在本周下降了4美分,至$3.6/KG。
乌拉圭和阿根廷的下降幅度为5美分,分别为$5.10和$4.50。
今年6月,巴西向中国出口牛肉逾10万吨
巴西对华牛肉月出口量历史第四次超过10万吨。6月份共计102,608吨,均价达到每吨$7337。
据悉,4月开始巴西与中国达成的交易价格开始下跌,但6月出口均价仍有上涨。这表明巴西出口商在2-3月价格高位时有超售订单的情况。今年6月,巴西出口的冷冻牛肉有72%销往中国。第二是菲律宾,出口量为4859吨。
今年上半年,巴西对华牛肉共出口54万吨,同比增长35%;埃及紧随其后,共6.6万吨,是去年同期的4倍,美国5.5万吨,是去年的3倍。
巴西工厂获准向加拿大出口牛肉
巴西第四大牛肉企业FRIGOL证实,目前工厂已获准向加拿大出口牛肉,并在申请美国的许可。
据其负责人透露,加拿大每年进口约15万吨牛肉,且巴西每年有18,000吨零关税配额。
巴西外贸秘书处的出口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巴西仅向加拿大出口了668吨牛肉,平均价格约$4,293/MT。
自去年12月以来,马托格罗索州的牛屠宰量最多
6月份马托格罗索州共屠宰44.55万头牛,环比增长5万头,同比增长3.4万头。
其中公牛数量约24.9万头,母牛19.7万头。公牛屠宰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母牛屠宰增加了3.5万头。母牛屠宰量的增长,说明今年巴西正从2020-2021年的积累期转向清算期,预计2023年巴西母牛屠宰会持续增加。
马托格罗索州是巴西牛屠宰量最大的州,约占总屠宰量的20%。
韩国已批准乌拉圭的牛前后躯及碎肉进口
乌拉圭畜牧部强调,尽管乌拉圭牛肉需缴纳40%的关税,但由于韩国市场的高购买量、增长率和进口价格而极具吸引力。
今年上半年,仅303吨冷冻牛肉出口到韩国,均价$6,464/MT。
牛屠宰量降至不足3万头
5家屠宰工厂停产,加上几家仍在运营的屠宰场经营活动减少,使牛屠宰量降至自2020年底以来最低水平。
上周(截至7月9日),共屠宰29,829头牛,较上周减少1万头,同比减少了近2.1万头。
屠宰量最大的三家工厂是Las Piedras-379厂(5,012),Marfrig-Cledinor-394厂(3,180),Ontilcor-439厂(3,041)。Marfrig共屠宰了5,735头牛,Minerva共屠宰了6,553头牛。
本周屠宰量将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在经历一周的不确定性之后,局势短暂归于平静
上周,有关经济部长秘密更换的紧张局势和报道对市场、国家风险、黑市美元及零售价格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关于货币贬值的传闻。
新任部长Silvina Batakis在本周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系列旨在保证财政收支平衡并抑制通胀的经济新政,目的是稳定市场信心,并压制美元市场过热而造成的物价上涨。此外,Bataski还排除了阿根廷本币比索继续贬值的可能性。目前,黑市美元汇率由300阿根廷比索回落至260。
另外,周三阿根廷农业团体仍将举行24小时罢工,以抗议高税率、货币管制和柴油稀缺。
6月屠宰量113万头,产量26.5万吨
数据显示,6月共屠宰113.2万头牛,环比减少2%,同比上涨4%。牛肉产量达到26.5万吨。
今年第二季度的母牛屠宰比例为47%,比第一季度增加2%,这与解除部分出口配额有关。
6月屠宰量前五的工厂分别是:Swift-13-36595头,Rioplatense-1930-30965头,ArreBeef-2082(26089头)、Coto-1989-(24861头)和Gorina-2025-22230头。五家工厂累计占总屠宰量的12.4%。
5月牛肉出口额再次突破10亿美元
美国牛肉出口额连续第4个月突破10亿美元。5月牛肉及副产品出口达135,006吨,同比增长1%。出口总值攀升20%,至10.9亿美元,打破了2022年3月的纪录。
1到5月,牛肉出口量同比增长4%,共613,266万吨。截至5月,对韩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等主要市场的出口额均已超过10亿美元,对其他市场的出口也有大幅上升的趋势。
粮农组织肉类价格指数再创新高
粮农组织6月份肉类价格指数平均为124.7点,比5月份(1.7%)高出2.1点,创历史新高,比2021年6月份的数值高出14点(12.7%)。该组织强调指出,所有种类的肉类价格都有所上涨,其中禽类肉类价格涨幅较大,由于乌克兰战争和北半球爆发禽流感,其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澳大利亚加强了对印尼口蹄疫疫情的控制
在印尼当局证实口蹄疫已蔓延至巴厘岛后,澳大利亚机场已经加强了生物安全措施。检测犬将在达尔文和凯恩斯机场工作,未来几天内,生物安全官员也将开始从印尼登机,以防止口蹄疫进入澳大利亚。
6月,对华牛肉出口量再次大幅增长
据估计,6月南美、大洋洲、美国共对华出口22.1万吨,接近2021年9月22.4万吨的最高峰值。
南方共同市场合计出口约17万吨,其中巴西输华约10.3万吨。大洋洲3.3万吨,美国约1.8万吨。这些货柜预计于7月下旬到8月份到港。
预计2022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将增加3%
美国农业部表示,预计2022年中国牛肉进口将增长3%。
根据预测,中国将进口310万吨胴体重的牛肉,比2021年多7.6万吨。
与此相反,今年中国的猪肉和禽类进口将减少,猪肉和禽类的胴体重将减少到215万吨,不到2021年433万吨的一半,比今年4月的预测减少135万吨。
预计2022年全球牛肉出口量将增长1%,达到1190万吨。巴西、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增长完全抵消了澳大利亚出口量的下降。巴西预计将向中国、埃及和美国出口更多的产品。
尽管目前来看全球的进口需求仍然强劲,且许多国家已取消COVID-19限制措施,但通胀压力和持续的物流问题降低了市场对未来的消费预期。
版权说明
受中国大陆市场强劲需求推动,巴西牛肉出口近年来一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而因去年阶段性暂停对华出口,自去年12月恢复对中国大陆出口以来,巴西牛肉出口出现逆势增长,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据巴西最新官方数据显示,其第一季度牛肉出口总量高达46.9万吨,同比增长37%(12.6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且较去年第四季度也高出18万吨,今年第一季度15.6万吨的月均出口量较去年整年的13万吨增幅明显。
据必孚(中国)发布数据,自2015年获准牛肉输华以来,中国大陆在巴西牛肉出口的比重逐渐增长,并于2018年超过曾经的最大牛肉出口市场——中国香港,成为巴西第一大牛肉出口市场。2016年巴西对中国大陆牛肉出口量在其总出口量中仅占比15%,中国香港的市场占比为17%;随后两年,虽两大市场比重都在增长,但中国香港增速低于中国大陆,到2018年,中国大陆市场占比已增长至24%,中国香港仅增长到20%。至此以后,中国大陆便一直稳居巴西第一大牛肉出口市场,其市场占比保持在30%以上,甚至在2020年达到51%,且即便去年因疯牛病暂停输华逾三月,中国大陆占比仍达到46%,随后随着输华回复,该占比于今年第一季度再度攀升至52%。
如下如所示,2022年第一季度,巴西共计对中国大陆出口牛肉24.3万吨,同比明现增长30%,仅比去年第三季度30.9万吨的历史季度输华峰值低约6万吨。由于中国大陆自去年9月暂停自巴西进口牛肉,第四季度输华量跌至1.5万吨,但今年1-3月累计输华量已在此基础上翻了四番。另外,从近两年数据可以看出,巴西2022年第一季度牛肉月平均输华量已达8.1万吨,较2021年的月均6万吨和2020年的月均7.2万吨均高出不少。
在出口量实现激增的同事,巴西对华牛肉出口均价也几乎是同步激增,自去年12月其对华出口均价涨至6000美元/吨以上水平后,该出口价格便屡创新高。数据显示,3月,其对华出口均价已涨至6.539美元/吨,在2月的历史高位上再涨263美元/吨。而从第一季度均价看,今年第一季度巴西牛肉输华均价为6.354美元/吨,较去年同期的4.667美元/吨实现36%(1.687美元/吨)的增长。
相比之下,在中国大陆批准更多巴西牛肉工厂及加强对灰关渠道入境管控的支撑下,近几年巴西对中国香港牛肉出口与对中国大陆出口量呈相反趋势,对中国香港出口量自2019年以来逐年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巴西对其出口量继续同比猛跌55%,至1.6万吨,跌至2011年以来新低,位列中国大陆、美国、埃及、智利之后,为同期巴西第五大牛肉出口目的地。
同期,今年第一季度巴西对美国的牛肉出口延续自去年年末以来的积极态势,虽较去年12月明显下滑,但总出口量仍达到4.3万吨,与去年同期的5.422吨相差甚远。必孚(中国)数据显示,巴西对美国牛肉出现大幅增长是始于去年11月和12月。因中国大陆暂停自巴西牛肉进口,巴西急需寻找新的出口市场,而美国便是其中之一。去年12月,巴西对美出口牛肉2.5万吨,环比激增94%。至2022年,虽环比略微下滑,但仍保持高位运行,第一季度对美平均月出口量仍保持在1.4万吨的较高位,并跃升至同期巴西第二大出口市场,占比其出口总量的9%。
与此同时,如上右图所示,今年第一季度,埃及也是巴西牛肉出口主要目的地之一,该季度对其出口量达4.2万吨,超去年同期的4倍,占比与美国持平(9%)。必孚(中国)数据显示,在巴西牛肉出口市场中,埃及不仅在占比上和美国持平,巴西对其出口量增长时间点也基本与美国一致,从去年12月开始实现大跨步增长,当月对埃出口量高达1.8万吨,较去年7月最高出口量1万吨增长74%。虽然同样随着中国大陆的恢复,今年巴西对其出口量逐步回落,但第一季度月均出口量仍保持1.4万吨高位。
单看3月,巴西牛肉出口总量为16.9万吨,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6%和27%。虽当月出口总量仍呈增长,但据必孚(中国)发布数据,实则3月除中国大陆外,对其余主要出口市场的出口量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如对美国出口1.2万吨,环比下滑32%;对埃及出口1.1万吨,环比下滑11%。而对中国大陆出口量增至10.4万吨,环比上涨19%,且较去年同期猛增51%,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占比随之激增至62%。
【来源:BTC必孚(中国)】
时至年中,我国外资、外贸、消费形势如何?有何特点?在22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一一回应。
外资规模创历史同期最高 为实现全年稳外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总的看,上半年商务运行快中趋稳、稳中向好,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商务部综合司司长郭婷婷如是说。
外资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0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按美元计为909.6亿元,同比增长33.9%。
“无论是以人民币计还是以美元计,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增速都是近10年来同期最高,规模创历史同期最高。”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宗长青说。
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9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4%;全国新设外资企业超过2.3万家,同比增长47.9%;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008.8亿元人民币,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国近17%的外资……一组数据彰显我国吸收外资结构更优、动力更足。
“上半年我国吸收外资快速增长,明显好于预期,为实现全年稳外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宗长青表示。
外贸快速增长但挑战仍存 贸易政策工具箱有望进一步完善
货物进出口总额超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上半年,我国外贸发展交出一张亮丽的“成绩单”。
郭婷婷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对主要贸易伙伴较快增长,商品结构更趋优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前瞻后续外贸走势,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从近期监测情况看,约40%的外贸企业新签出口订单同比增长,预计外部需求回暖、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将继续支撑我国外贸发展。
“然而,随着去年同期基数逐步抬高,下半年外贸增速将有所回落,外贸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他表示,原材料价格高企、海运物流不畅等问题进一步挤压外贸企业利润空间,也影响企业接单意愿。
“目前,我们正在密切跟踪外贸形势变化,下半年将重点围绕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研究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李兴乾说,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贸易政策工具箱,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稳定生产、健康发展。
消费回暖向好 促消费将迎更多新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上半年,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稳定器”作用凸显。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强化工作组织协调和统筹,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消费。
“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稳步恢复、持续回暖的发展态势。”朱小良表示,上半年,我国中高端消费持续快速发展,汽车等大宗消费较快增长,文化旅游消费加快恢复,绿色健康智能消费备受青睐。
展望下半年,促消费还有哪些新招?朱小良表示,将从六大方面重点发力:
——进一步完善促消费政策措施。在落实好已经出台的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提振大宗消费等政策措施的同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储备一批扩内需、促消费的新政策。
——提升城市消费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着力实施城市商业提升行动。
——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完善县域商业体系,促进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
——拓展传统消费增长空间。稳定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促进餐饮市场更快更好恢复。
——推动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支持鼓励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线上线下更广泛、更深入融合。
——营造浓厚的消费氛围。指导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
“当前消费市场还存在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居民消费信心逐步增强,我们预计消费市场总体将会继续朝着回暖向好的方向发展。”朱小良说。
中国需求深度影响新西兰肉类产业!带动当地牛羊肉价格新一轮上涨.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冻品攻略”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中国的市场对牛羊肉的巨大的需求频频登上全球红肉贸易的头条新闻。中国已成为全球肉类贸易和肉类价格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中国进口的牛肉和羊肉占全球肉类进出口贸易接近一半的水平。2020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羊肉进口国,去年中国购买了360亿新西兰元的肉类产品;占全球总量的47%。在新西兰,越来越多的羊肉和牛肉出口产品销往中国,2019-20年,新西兰生产的50%的羊肉和36%的牛肉销往中国市场。新西兰对中国的羊肉和牛肉出口占2019-20年新西兰商品出口总收入的5%。
中国作为新西兰羊肉和牛肉出口目的地的重要性意味着:包括新西兰当地的农民、加工商和新西兰国内市场在内的供应链对这个市场的需求和供应模式的变化非常敏感。不仅因为中国对新西兰的肉类进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快速发展,而且新西兰本国贸易商对有关中国的信息和数据收集非常稀少。
2021年前三个月,中国红肉进口激增,3月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公布,4月份羊肉和牛肉零售价格分别比2020年4月上涨9.4%和4.1%,达到2010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进口肉类的需求激增是由几个因素推动的。非洲猪瘟(ASF)的爆发可能是最重要的,然而,更多消费者向中高收入阶层的转移也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因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导致更高质量的肉类蛋白的消费增加。
自2018年首次在中国爆发非猪瘟以来,非洲猪瘟一直是对全球肉类贸易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内生猪数量的急剧减少导致中国的肉类消费转向羊肉、牛肉和禽肉。世界肉类出口国正在密切监测有关非洲猪瘟的报道,他们想更多了解非洲猪瘟对世界红肉需求和价格的影响。
中国对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投入巨大,但还没有进入商业化阶段。复苏的迹象在2020年末开始显现。生猪库存迅速增加,预测显示,2021年中国猪肉产量预计将较去年增长11%。作为牲畜饲料需求的另一个指标,中国的玉米和大豆进口迅速增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猪肉产量仍比非洲猪瘟前的水平低25%。2021年,随着一种新的非洲猪瘟毒株的出现,复苏出现了重大挫折。报告显示,到2021年为止,中国北方由于非洲猪瘟已经损失了20%的种畜,占中国种畜总数的近8%。这种新毒株的影响迅速影响到对进口肉类的需求。
除了非洲猪瘟,持续的经济增长和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以及全球牛肉和羊肉供应的紧缩,都促成了中国肉类进口迅速发展的前提。
澳大利亚预计在2021年会重新恢复牛羊的存栏数量,但是今年由于干旱的天气澳大利亚的牛羊肉产量肯定会出现下降。从巴西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牛肉产量已经明显下降,5月18日阿根廷的突然颁布30天暂停出口政策。据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巴西和阿根廷加起来占中国牛肉进口量的61%。关于2021年谁能填补全球牛肉供应和中国需求之间的缺口,有很多猜测。
2021年前4个月,美国对华牛肉出口快速增长,但中国要求美国牛肉不含莱克多巴胺(莱克多巴胺是美国广泛使用的饲料添加剂,用于支持屠宰前的增肥),这限制了美国的出口。此外,作为一个主要的谷饲牛肉供应商,美国牛肉出口的质量更高,无法填补南美牛肉成本较低留下的缺口。还有报告显示,巴西正从巴拉圭进口成本较低的牛肉,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使巴西牛肉生产商能够继续出口价值较高牛肉到中国市场。阿根廷的牛肉出口也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恢复,但比暂停前的水平要低。有报道称,阿根廷牛肉生产商已经与政府谈判,允许在新的配额制度下恢复部分牛肉出口,但这对阿根廷牛肉供应的潜在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很明显,牛肉贸易环境正变得越来越活跃。目前,市场基本面有利于出口商,为新西兰牛肉出口商和农场主提供了机会。新西兰羊羔肉和羊肉价格创历史新高,而肉牛价格则保持乐观。再加上全球羊肉供应紧张,冬季牧场的羊肉和羊肉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尽管肉牛养殖场的出栏价格尚未表现出来上涨趋势,但预计2021年未来供应的不确定性将导致肉牛养殖户冬季价格走强,新一季价格将很有可能出现上涨。
新快报讯 据海关广东分署发布消息,今年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 3.8 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 24.5%,占全国外贸总值的 21%。其中,出口 2.3 万亿元,增长 26.9%;进口 1.5 万亿元,增长 20.9%。与 2019 年同期相比,广东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 15.5%、16%、14.7%。
6 月广东外贸进出口 6567.4 亿元
具体来看,广东进出口连续 8 个月实现正增长。6 月,广东外贸进出口 6567.4 亿元,增长 13.3%,自 2020 年 11 月起连续第 8 个月实现正增长。
贸易方式持续优化,上半年,广东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 2 万亿元,增长 27.4%,占广东外贸总值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 1.2 个百分点至 52.6%;加工贸易 1.01 万亿元,增长 20.4%;保税物流 5965.8 亿元,增长 22.2%。此外,市场采购出口 1652.1 亿元,增长 30.9%。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主力军地位更加巩固。上半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 2.16 万亿元,增长 29.2%,占广东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 2.1 个百分点至 56.9%,持续位居广东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外商投资企业 1.43 万亿元,增长 18.9%;国有企业 1972.3 亿元,增长 18%。
对前 5 大贸易伙伴增长均超 2 成
上半年,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势头良好,广东对前 5 大贸易伙伴增长均超 2 成。其中,对东盟进出口 5883.6 亿元,增长 25%;对中国香港 5166.8 亿元,增长 23.6%;对欧盟 4252 亿元,增长 25.2%;对美国 4200 亿元,增长 27.7%;对中国台湾 2973.5 亿元,增长 24.3%。此外,对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RCEP 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 16.5%、20%。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提升。上半年,广东出口机电产品 1.59 万亿元,增长 27.7%,占广东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 0.4 个百分点至 69%。其中,出口家用电器 1560 亿元,增长 30.1%;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1465.4 亿元,增长 22.3%;电工器材 1377.9 亿元,增长 27.3%。此外,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3770.6 亿元,增长 16.1%。
集成电路、原油等生产原材料和粮食等民生品进口增长。上半年,广东进口集成电路 5024.4 亿元,增长 26.2%;原油 318.9 万吨,增加 13.9%;天然气 375.8 万吨,增加 20.3%;钢材 178.2 万吨,增加 10.8%。同期,广东进口粮食 422.6 万吨,增加 14.8%;肉类 105.5 万吨,增加 25.6%。
总的来看,上半年广东外贸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良好势头,增速较快,为全年外贸量稳质升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多地蔓延,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广东外贸发展依然面临较多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需各方不断努力,力促广东外贸稳增长。